當好“教育合伙人”
——安圖縣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新路徑
2025-06-25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孩子的教育問題,到底應該由誰負責?
“學校是育人主陣地”“學校和家長缺一不可,應互相配合”“家長才是第一責任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2024年11月,教育部、中央宣傳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給出了問題的“最優解”——家校社各方協同,當好“教育合伙人”。
近年來,安圖縣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于今年3月被確定為吉林省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試點地區,并以試點建設要求為導向構建了“126N”全方位、多層次的協同育人體系。該體系以學校為圓心,通過“雙元教聯體”創建、“多元教聯體”共建,推進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創機制、創課程、創平臺六項聯創工作,實現促進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多維度育人目標。
學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大部分任務,專業化和專門化的“五育”是學校的主責領域。安圖縣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優勢,積極整合家庭與社會教育資源。
打造專業團隊輸送教育“養分”。安圖縣組建由20人組成的專家型“家教講師團”,深入鄉鎮、社區、學校開展講座和培訓,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成立由11人組成的科研型“中心教研組”,實施家庭教育“專業知識研究、課程教學研究、常態推廣研究”三研模式,確立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家庭教育案例教學研究。建立由116人組成的強基型“班主任人才庫”,助力家長轉變育人方式。
開展多樣活動拉緊家校“紐帶”。2024年,安圖縣各學校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與商榷大小事務近百項。持續推進“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創新開展“家訪開在炕頭上”“我和村部牽手育人”等特色家訪,構建多維家訪模式。舉辦“名師講堂”“家長公益講堂”,邀請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授課、錄制線上視頻21個,幫助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推進“校長在門衛等您”民生實事,打通家校溝通“最后一公里”,累計解決家庭教育問題近千件。
今年5月27日,安圖縣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雙元教聯體”正式啟動,全縣首批6所學校與6家社會單位展開結對。安圖縣東風學校與安圖縣中醫醫院共同設計體驗中醫診斷、識別中藥材、了解中藥炮制方法等特色課程;安圖縣第二實驗小學校與縣公安局借助雙元教聯體建設,開展“禁毒研學之旅”……結對學校和社會單位聯合設計貼合學生特點的課程與項目,不斷拓展深化“行走的思政課”,探索實踐育人新范式。
“雙元教聯體”落腳于“實踐”,“多元教聯體”則著眼于構建各方協力合作的教育生態與社會氛圍。安圖縣建立協同育人實驗區跨部門聯席制度,聯合公安、司法等單位為各校配備78名法治副校長、4名法治輔導員,普及法律知識、解決家校糾紛;協調縣關工委組織“五老”隊伍入校開展訂單式“普法教育”講座,惠及1萬余名學生;縣教體局、婦聯等四部門聯合舉辦家庭教育論壇,探討熱點難點問題,為5300余名家長提供科學教育方法。
聯責任,解鎖社教融合“新密碼”。2024年3月,安圖縣成立了由縣委教育工委書記和副縣長任雙組長的協同育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構建政府統籌、多部門參與管理機制,推動社教融合有序開展。
聯資源,打造協同育人“資源倉”。建立包含31個單位的“研學實踐資源庫”,建設2個省級社會實踐基地、5個思政研學實踐基地,設計1條省級、4條縣級研學實踐精品路線,2024年共開展100余項研學實踐活動,參與人次達10053人次。
聯空間,搭建教育共享“新舞臺”。利用革命老區優勢建設4所紅軍小學,其中安圖王德泰紅軍小學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思政研學實踐基地被評為國家級教育基地。2025年3月,縣教體局聯合縣文物管理所開展“賡續安圖文脈,傳承紅色基因”萬名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通過“云端+實地”同步參觀文物,讓師生了解家鄉歷史。
創機制,筑牢協同育人“穩定器”。出臺《家長學校工作制度》等制度標準,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指導各校每年投入公用經費的3%用于家長學校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創課程,定制學生成長“專屬餐”。結合學校教學與社會資源特色,建立校社聯盟,創新開發“研學實踐課程”,提升社會育人質量。圍繞家庭教育熱點問題開發家庭教育“案例教學課程”,開展全縣案例教學課程培訓、設計大賽等活動,編制“家庭教育案例教學手冊”促進校家社教育同步提升。
創平臺,暢通教育交流“高速路”。與安圖縣人民醫院合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暨家校社協同育人研究中心”開展一對一服務;通過“專遞課堂”“智能云平臺”等培訓提升教師能力。在安圖教育、融媒體等平臺開辟專欄傳播家教知識,搭建多元交流平臺,促進信息共享與經驗交流。
安圖縣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成果豐碩,于今年5月作為兩個縣區代表之一,在全省教聯體會議中現場交流“126N”協同育人體系工作經驗,展示、分享協同育人的前沿思考。
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文化學習等方面全面發展,2024年共獲得國家級榮譽8項、省級榮譽24項。
“五育”更加專業。推動學校深入開展勞動教育、科學教育、思政教育等工作,撰寫的信息化建設、勞動教育、家庭教育等9篇工作案例獲省教育廳推廣。
家庭積極參與。助力家庭形成優良家風、樹立正確家教理念、營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據不完全統計,在安圖縣教育信息平臺、縣融媒體平臺發布的家庭教育課程點擊率已達20余萬人次。
社會氛圍濃厚。推動社會常態育人、實現社教同步,提升社會育人水平,2024年以來,有300余篇信息報道在新華社客戶端、人民網、中國教育報等媒體上發布,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
校家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如火如荼,如何進一步深化成效成為當前需要思考和突破的難題。安圖縣明確方向,聚焦機制創新、品牌培育、數字賦能,在完善“教聯體”長效機制、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探索“數字化協同育人”模式等方面下大力、用苦功,努力為孩子打造健康快樂成長“大本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
來源:延邊新聞網
“學校是育人主陣地”“學校和家長缺一不可,應互相配合”“家長才是第一責任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2024年11月,教育部、中央宣傳部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給出了問題的“最優解”——家校社各方協同,當好“教育合伙人”。
近年來,安圖縣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于今年3月被確定為吉林省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試點地區,并以試點建設要求為導向構建了“126N”全方位、多層次的協同育人體系。該體系以學校為圓心,通過“雙元教聯體”創建、“多元教聯體”共建,推進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創機制、創課程、創平臺六項聯創工作,實現促進學生、學校、家庭、社會多維度育人目標。
圍繞“1”個圓心,夯實社教融合根基
學校承擔著教書育人的大部分任務,專業化和專門化的“五育”是學校的主責領域。安圖縣充分發揮學校專業優勢,積極整合家庭與社會教育資源。
打造專業團隊輸送教育“養分”。安圖縣組建由20人組成的專家型“家教講師團”,深入鄉鎮、社區、學校開展講座和培訓,傳播科學家庭教育理念與方法。成立由11人組成的科研型“中心教研組”,實施家庭教育“專業知識研究、課程教學研究、常態推廣研究”三研模式,確立不同年齡階段兒童的家庭教育案例教學研究。建立由116人組成的強基型“班主任人才庫”,助力家長轉變育人方式。
開展多樣活動拉緊家校“紐帶”。2024年,安圖縣各學校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管理與商榷大小事務近百項。持續推進“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創新開展“家訪開在炕頭上”“我和村部牽手育人”等特色家訪,構建多維家訪模式。舉辦“名師講堂”“家長公益講堂”,邀請教育專家和優秀教師授課、錄制線上視頻21個,幫助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推進“校長在門衛等您”民生實事,打通家校溝通“最后一公里”,累計解決家庭教育問題近千件。
推進“2”大創建,拓寬社教融合路徑
今年5月27日,安圖縣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雙元教聯體”正式啟動,全縣首批6所學校與6家社會單位展開結對。安圖縣東風學校與安圖縣中醫醫院共同設計體驗中醫診斷、識別中藥材、了解中藥炮制方法等特色課程;安圖縣第二實驗小學校與縣公安局借助雙元教聯體建設,開展“禁毒研學之旅”……結對學校和社會單位聯合設計貼合學生特點的課程與項目,不斷拓展深化“行走的思政課”,探索實踐育人新范式。
“雙元教聯體”落腳于“實踐”,“多元教聯體”則著眼于構建各方協力合作的教育生態與社會氛圍。安圖縣建立協同育人實驗區跨部門聯席制度,聯合公安、司法等單位為各校配備78名法治副校長、4名法治輔導員,普及法律知識、解決家校糾紛;協調縣關工委組織“五老”隊伍入校開展訂單式“普法教育”講座,惠及1萬余名學生;縣教體局、婦聯等四部門聯合舉辦家庭教育論壇,探討熱點難點問題,為5300余名家長提供科學教育方法。
聚焦“6”項聯創,激發社教育人活力
聯責任,解鎖社教融合“新密碼”。2024年3月,安圖縣成立了由縣委教育工委書記和副縣長任雙組長的協同育人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構建政府統籌、多部門參與管理機制,推動社教融合有序開展。
聯資源,打造協同育人“資源倉”。建立包含31個單位的“研學實踐資源庫”,建設2個省級社會實踐基地、5個思政研學實踐基地,設計1條省級、4條縣級研學實踐精品路線,2024年共開展100余項研學實踐活動,參與人次達10053人次。
聯空間,搭建教育共享“新舞臺”。利用革命老區優勢建設4所紅軍小學,其中安圖王德泰紅軍小學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思政研學實踐基地被評為國家級教育基地。2025年3月,縣教體局聯合縣文物管理所開展“賡續安圖文脈,傳承紅色基因”萬名師生同上一堂思政課活動,通過“云端+實地”同步參觀文物,讓師生了解家鄉歷史。
創機制,筑牢協同育人“穩定器”。出臺《家長學校工作制度》等制度標準,提供制度保障。建立經費保障機制,指導各校每年投入公用經費的3%用于家長學校建設,鼓勵社會力量參與。
創課程,定制學生成長“專屬餐”。結合學校教學與社會資源特色,建立校社聯盟,創新開發“研學實踐課程”,提升社會育人質量。圍繞家庭教育熱點問題開發家庭教育“案例教學課程”,開展全縣案例教學課程培訓、設計大賽等活動,編制“家庭教育案例教學手冊”促進校家社教育同步提升。
創平臺,暢通教育交流“高速路”。與安圖縣人民醫院合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暨家校社協同育人研究中心”開展一對一服務;通過“專遞課堂”“智能云平臺”等培訓提升教師能力。在安圖教育、融媒體等平臺開辟專欄傳播家教知識,搭建多元交流平臺,促進信息共享與經驗交流。
促成“N”重目標,取得社教融合成果
安圖縣推進家校社協同育人成果豐碩,于今年5月作為兩個縣區代表之一,在全省教聯體會議中現場交流“126N”協同育人體系工作經驗,展示、分享協同育人的前沿思考。
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在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文化學習等方面全面發展,2024年共獲得國家級榮譽8項、省級榮譽24項。
“五育”更加專業。推動學校深入開展勞動教育、科學教育、思政教育等工作,撰寫的信息化建設、勞動教育、家庭教育等9篇工作案例獲省教育廳推廣。
家庭積極參與。助力家庭形成優良家風、樹立正確家教理念、營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環境,據不完全統計,在安圖縣教育信息平臺、縣融媒體平臺發布的家庭教育課程點擊率已達20余萬人次。
社會氛圍濃厚。推動社會常態育人、實現社教同步,提升社會育人水平,2024年以來,有300余篇信息報道在新華社客戶端、人民網、中國教育報等媒體上發布,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
校家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如火如荼,如何進一步深化成效成為當前需要思考和突破的難題。安圖縣明確方向,聚焦機制創新、品牌培育、數字賦能,在完善“教聯體”長效機制、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探索“數字化協同育人”模式等方面下大力、用苦功,努力為孩子打造健康快樂成長“大本營”。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葛威
來源:延邊新聞網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